2015年初,福建一名5岁女童毛毛因输血感染艾滋病的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。这名女童8个月时因先天性心脏病手术,曾先后输注了8位献血者的血液,5岁时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。之后对当年这8位献血者调查发现,其中一位献血者为HIV抗体阳性,即艾滋感染者。调查组专家认为,毛毛因输注“窗口期”血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较大。
有聪明人士提出,献出的血液通过延长储存时间,直至“窗口期”之后再用于病人,就可以避开窗口期的风险。这种方法真的有用吗?
到底什么是窗口期?任何一种病原体从进入人体到其能被当前技术检测到的时间间隔,称为“窗口期”或“空窗期”。形象一点说,病原体首先进入人体,经过一段时间的增殖(或繁殖),待病原体多到一定数量时就可以被我们检测到了。而体内已有病原体,却还不能被检测到的这段时间就叫“窗口期”。
任何一种病原体都存在窗口期;窗口期的长短与病原体繁殖的速度有关,繁殖越快的病原体,其窗口期相对较短;窗口期的长短还与检测技术有关,同样的病原体、不同的检测技术意味着窗口期的长短不同;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,窗口期会越来越短,但是始终存在。
以艾滋病毒为例,不同检测方法下的窗口期如下:
检测方法 窗口期平均值(天)
抗体检测法 22
抗原检测法 16
核酸检测法 11
可见,窗口期是病原体在人体内增殖到能被检出的这段时间。血液一旦离开人体被储存,对于血液中的病原体来说,离开人体就等于失去了增殖环境,所以即使延长储存时间,病原体的量也不会增加,仍不能被检测到,窗口期依旧无法避免!输血感染的风险尽管很低,但是仍然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