献血的好处和坏处你知道吗?中年人适当的献血好处不少

人到中年,身体代谢趋向平稳,献血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呢?再加上营养摄入得多、消耗得少,很多人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,这就容易造成“血稠”。

血液黏稠在医学上叫高黏血症,在中老年人中多见。很多人往往把血液黏稠和高血脂混为一谈,其实不是一回事。

献血的好处和坏处你知道吗?中年人适当的献血好处不少-今日献血

高血脂:是指血脂水平偏高

血液黏稠:是指血液黏稠度过高。

对一个人来说,血稠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,而是处于时高时低的动态变化中。临床上有很多疾病,如动脉硬化、脑血栓、心肌梗死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阻塞性视网膜炎以及慢性肝肾疾病等都与血稠有着密切关系。

血液黏稠度增加时,血流的速度就变得缓慢,局部血液发生停滞、缺氧、凝血因子活性增高和营养障碍,引起血管壁的改变,血管弹性降低,从而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。而定期适量献全血和血小板,就可以减少体内一部分黏稠的血液,再通过正常饮水补充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,血脂就会随之下降,减少了患动脉硬化几率。

常见血液粘稠表现症状

1、晨起头晕,不清醒,反应迟钝。一般要活动好久,大脑才能逐渐清醒过来。

2、午餐后容易犯困,如果午后不休息,整个下午都混混沌沌,没精神。

3、晚餐后精神状态和午餐后截然相反,精神极佳。

4、下蹲久了容易气喘、呼吸急促、呼吸困难。

5、视力一会清楚,一会模糊。

如果发现血液粘稠需要治疗么?

如果是健康的青壮年人,一般自身身体有较强的调节能力,体内血液会跟随个体的运动和其他因素的调节来达到平衡状态,无需特殊治疗。

但如果是中老年人发现了自己有较明显的血液浓稠症状,特别是已经患有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糖尿病的人群,就需要高度重视了,血液浓稠是引发血栓、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前奏,必需及时采取治疗措施。

献血的好处和坏处你知道吗?中年人适当的献血好处不少,有利于中年人的身体健康

定期适量献全血和血小板,可以减少体内一部分黏稠的血液,再通过正常的饮水,补充了血容量,使血液自然稀释,血液的黏稠度暂时降低,血流加快,红细胞携氧能力加强,供给脑及全身的营养物质及氧气增多,清除废物也随之增多,从而有利于健康。

定期适量献血可预防高黏血症,而高黏血症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,献血后加快血流速度,脑血流量增加,对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远期效果。

人体平时有80%的血液在全身循环,还有20%(约800毫升)的血液储存在肝脏、脾脏、皮肤等小血管中备用。献血后,这些储存的血液会很快释放到血液循环中来,并且刺激骨髓造血组织,促进血细胞的生成,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,促进机体的造血功能,提高免疫和抗病能力,从而预防疾病。

最重要的一点,献血是供给临床使用,能够献血,就说明献血者的身体健康。

5个改善血稠的方法要记牢

1、多喝水——水是万能稀释剂

水,堪称万能稀释剂。夜间人体消化食物需要消耗大量的水,早上醒来时体内水分就会很匮乏。如果早上饮水,能快速稀释血液,冲刷血管。

不过喝水也要会喝,早上起床后、三餐前、饭后半小时,睡前都是最佳的喝水时间。最佳的水补充是白开水,利于迅速进入血液,冲淡血液。

2、经常锻炼——促进脂代谢

不管是爬山还是散步、慢跑、游泳等有氧运动,都可以很有效地促进脂代谢。

另外,运动还可以使血液的流动速度变快,加快身体代谢,防止血液黏稠。建议每周3~5次有氧运动,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。

3、少吃动物内脏——减少脂肪摄入

动物内脏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,会加重血液粘稠度。三餐还是清淡的好,少吃这些高脂类食物及甜食,多吃蔬菜、水果、杂粮,粗细搭配着吃。

4、戒烟限酒——防止意外发生

香烟中的各种毒性物质能破坏血管内皮功能,增加血小板聚集,加速红细胞凋亡;大量饮酒也会加重心、脑血管缺血缺氧症状,所以希望大家戒烟限酒。

5、多吃素食——降低血液粘稠度

献血的好处和坏处大家都清楚了吧,看看改善血稠的三餐宜清淡一些,以素为主,粗细粮搭配。可以多吃一些以下食物:

抑制血小板凝集的食物:黑木耳、洋葱、香菇、菠萝、柠檬、西红柿、红葡萄、橘子、生姜等。降脂食物:芹菜、胡萝卜、魔芋、山楂、紫菜、海带、玉米等。

此外,多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粗纤维的食物。维生素C能降血脂,粗纤维能有效阻止胆固醇的吸收,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。

相关文章
献血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
献血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
成分献血的危害_成分献血有没有危害
成分献血的危害_成分献血有没有危害
献血的好处有哪些?
献血的好处有哪些?
献血对身体有害吗
献血对身体有害吗
经常献血可以降低血脂吗?
经常献血可以降低血脂吗?
女人献血的危害和好处
女人献血的危害和好处